今年糖酒会太冷了……

文章出处:消防水池       发表时间: 2025-04-20 05:45:14

  这几天,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成都如期举行。糖酒会始于1955年,是中国历史悠远长久的大型专业展会之一,有中国食品行业“风向标”之称。

  往年,糖酒会尤其是春季糖酒会都会吸引大量各地的从业者,举办地成都的热门商圈酒店往往一房难求,场馆周边到处都是人海。

  交通没有想象中拥挤。有外地参展商在社交平台吐槽:“地铁挤不进去?不存在的!现在连酒店门口的共享单车都随到随骑。”

  酒店没有想象中爆满。根据时代财经的报道,从各大预定平台上查看,今年糖酒会期间,除了锦江宾馆、岷山饭店等热门酒店外,其他酒店仍然有不少房型的房间可预订,整体价格也未较平时有太大涨幅。

  周边的娱乐场所也没有迎来想象的热潮。有一位在糖酒会现场的朋友吐槽,今年确实很冷清,连按摩店都要上街派传单……

  看酒店展位。过往,不少酒商会将参展资源主要投入到酒店展上,提前数月订下酒店展的展位位置。在锦江宾馆一、二楼,一个几十平米的展位经常被炒到50万元以上。

  但今年,酒店展的展位明显没那么抢手。新闻媒体报道显示,“今年各家酒店情况都差不多,普遍都有降价。”就连热门的锦江宾馆展位价格也有10%左右的跌幅。

  另据一位白酒展商朋友透露,某核心酒店同样的位置,去年价格是27万,今年是3万。明年,他大概率不会参与了。

  看内场展位。遥想2022年糖酒会举办前夕,有大型酒商披露,预计在糖酒会的各项参展费用投入超500万元。但今年,很多酒企直接消失了。

  按理来说,一年一度的春季糖酒会是行业重要活动,酒商推广新品、获客交易,经销商找产品、寻商机。为啥今年却如此冷清?

  2024年,白酒行业不好过。各大知名品牌都承受着巨大压力,无论是售价上千的高端名酒,还是百元级别的中端精品,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典型的是飞天茅台,曾稳坐3000元价位王座,如今价格越来越接近2000元,网上甚至流传着飞天茅台可能跌破2000元的猜测。

  再如君品习酒,曾号称对标飞天茅台,官方指导价为1498元。但如今其价格已跌至830元左右,跌幅巨大。

  还有习酒窖藏1988,一度被称为“高端酱酒守门员”,价格也从500元跌到440元左右。

  还有摘要酒珍品版,标价1399元/瓶,据“北京商报”实地调研,北京、成都等地的实际行情约530-550元/瓶,已经腰斩。

  这背后,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已经揭示:白酒企业渠道销售缓慢,导致价格普遍下降甚至会出现倒挂。

  中国酒业协会还曾在一则报告中指出,高端和次高端白酒价格倒挂严重,去年1—6月出现倒挂的产品中,800元至1500元价格带的占32%;500—800元占29%;300—500元占22%。

  以酒鬼酒为例,今日酒价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尽管内参酒的标价去到千元以上,但从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内参批价就在不断下滑,一度下滑至750元左右。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上,内参酒售价也才750元-850元,几乎是建议零售价的五折到六折。

  同时,酒鬼酒的合同负债也在下降。2021年底,酒鬼酒的合同负债还有13.8亿元。2023半年报则显示,酒鬼酒的合同负债为4.48亿元,同比下降19.42%。到了2023年三季度,酒鬼酒的合同负债进一步减少到2.51亿元,同比下降27.25%。

  所谓的合同负债,实际上的意思就是经销商还没收到货之前先付出的钱。酒鬼酒的合同负债持续下降,意味着经销商打款意愿在下降。

  道理很简单,酒卖不动,价格在降,之前的库存又还一大把,哪个经销商还愿意继续大量进货呢?

  据权威媒体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有超20家酒企公开披露过高层人事变动,涉及人事变动近80项。

  其中,有人挑起了掌舵企业的重担,有人离开了奋战多年的阵地,有人到了年龄退休,也有人涉嫌违规乃至违法被立案调查。

  年初会议指出,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再次释放了“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强烈信号。

  风向明显更严了。而违规吃喝被称为“舌尖上的腐败”,是典型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行为。此前有小道消息传出,不少国有酒企,自己内部吃饭甚至都不敢喝酒。大家都不喝酒,酒怎么卖得动?

  如今就是第三个时期。尤其2020年之后,白酒行业产能过剩、渠道供需失衡、产业体系矛盾越来越明显。

  数据显示,2023年末,19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的存货总额达到1485亿元。2024年仓库存储上的压力继续加剧,截至三季度末存货总额为1527亿元。

  例如汾酒,把“口粮酒”做到极致。他们的玻汾系列,以“准百亿”姿态率先站稳脚跟。如果以2024年光瓶酒市场规模1500亿元计算,玻汾的市场占有率约为7%,稳居行业龙头。

  例如茅台1935,短短两年间,就实现了从0到100亿的跨越式发展,成为茅台系列酒首个百亿级单品‌。

  还有泸州老窖,不断发力定制酒,用“共享酒厂”颠覆传统。这些年,泸州老窖搞出了“广州塔酒”、“国窖1573·雁塔祈福”、“国窖1573定制酒·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等定制产品,反响也还不错。

  第一,定位要准确。要做广大老百姓喝得起的酒。老百姓喝得起什么酒?就是一两百块、三五百块的酒。你看看玻汾,几十块的酒都能冲百亿,证明市场还是足够大。这给其他酒企的启发是,要依据市场需求去调整,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第二,伙伴要优质。白酒行业现在进入周期性波谷,如果有优质的经销商、优秀的合作伙伴,永远是可以穿越周期的。这点可以借鉴茅台,它的很多经销商都非常厉害,既买酒又买股,筑起了茅台的护城河。

  第三,不管市场怎么变化,一定要有信心。这是最核心的一点,你看今年糖酒会,很多酒企甚至都不来参加,活动也少了很多,时间一长客户和消费的人就把它遗忘了。

  这点白酒得向地产行业学习,过去地产行业越不行的时候,反而广告打得越多。为什么?因为剩者为王!

  剩者为王,是结构性的剩,是产品适销对路的剩,是能找到客户的真实需求、使用户得到满足需求的剩。这也是白酒行业下半场的生存法则。

  中等酒企,有些能稳住价格体系。那些稳不住价格体系的,就降价走量。降价走量还不行,那就出新的工程定制渠道酒,能卖一瓶是一瓶。

  高端酒企,唯一的核心还是稳住基本盘,稳住价格体系,稳住核心经销商,看向未来,熬过寒冬!

  如果说行业的周期不能给你我更多的选择,那么每一个酒企都会根据当下的寒冬做打算。如果说明天还是依旧寒冷,那么我们该思考:该如何做准备?

  核心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他们选择控价、控渠道、给市场补贴,在行业低谷给经销商予以扶持;搞更多的活动,让更多的消费者接触到自己的品牌,这也不失为一个度过寒冬的共创之举!

  更重要的是,作者觉得,行业的收缩并不全是市场下滑,这也许是一次扩展的机会。因为一杯好酒需要时间,需要更优秀的经销商。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不管是在欧洲还是北美,这完全取决于我们的经销商能量有多大。

  中国的无人机能飞到沙特阿拉伯的天空,中国的机器人能在欧洲和北美奔跑,那么,中国的白酒,为什么不能出现在欧洲和北美的餐桌上?没什么不可能,当中国的茶叶卖向欧洲,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中国的白酒也拥有更广阔的未来,我们要相信这一点。

  酒是放大镜,有些人越喝越尽兴,有些人越喝越落寞,有些人喝得刚刚好。当下就是最好的竞赛,就是最好的过滤器,就是最好的倒影。

  一桌菜才多钱,一瓶酒动不动上千元,我是卖眼镜的,总说眼镜暴利,咋没人说白酒暴利,一副上千的眼镜至少也让你戴2年以上,白酒的价值远小于眼镜。

  炒作只能一时,不可能永久。字画、家具、茶叶、虫草等等,哪一个不已打回原形?白洒打回原形是迟早的事!现在,白酒独特的、传统的、怪胎的首道炒作集团——所谓的经销商,已早就挺不住了,打击炒作就从经销商开始吧!挤掉虚高价格水平也应从经销商开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