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汉铁路最早由詹天佑提出直到一百年后才圆了出川愿望
川汉铁路开工典礼四川古称天府之国,物产丰富,而交通不便。英、法两国,早拟从我国西南地区下手,掠取铁路构筑权,然后在经济上、政治上操控长江中下游地区。京张铁路自行建成,推动了各省自办铁路的开展。四川、湖北公民决计集资自力构筑川汉铁路,方案由成都经重庆、万县(今万州)至宜昌,长约1200公里,并以宜昌至万县为首段工程,长300余公里。
宜万段沿三峡而进,沿途连山大岭,险恶反常。两省议定,湖北省境内工程由四川省代修。1907年,四川省商办川汉铁路公司成立于成都,川、鄂两省民众呼吁派詹天佑掌管路工,1909年,詹天佑被派任川汉铁路总工程司兼会办,只因京张铁路工程未完,一时不能兼顾。经协商,先遴派副手颜德庆离京张往宜昌,任川汉铁路副总工程师。因为湖北宜昌至四川万县(今是重庆市万州区)地势杂乱施工难度大而被逼中止。约100年后,建川汉铁路的愿望于2003年国务院批复赞同新建宜万铁路才正式开工,2010年12月正式通车。出川的愿望总算完成。
在保路运动开展过程中,詹天佑对清政府的腐朽没落,有了更进一步的知道。在辛亥革新迸发前,广州严重,富者多逃香港,商办粤路公司人员,呈现离散倾向,詹天佑的朋友亦劝他不要留住广州。他招集各部门负责人,宣告决计坚守岗位,任何人想走能够脱离,但须把经办作业交待清楚。在詹天佑的影响带动下,粤路公司无一人离去,在整个革新期间,列车照旧开行。而附近的广三铁路,因领导人员首先逃跑,铁路运输和财产损失严重。
1912年5月,孙中山从事实业建造,首先到广州观察广东省商办粤汉铁路公司,詹天佑率公司人员欢迎。孙中山指示:“粤汉干路,联系民国建造出路隆重,且大利地点,并为振兴实业之首务。……望速图之。”同年9月,孙中山抵达北京的时分,观察了京张铁路和张绥铁路工程局,并向报界宣告,拟请詹天佑等人谋划全国铁路。
詹天佑新居共有两处,一为广州詹天佑出生地;詹天佑新居坐落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洞庭街51号,建于1912年,是詹天佑任汉粤川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期间由他自己亲身规划监造。
湖北省武汉市新居是一栋砖木结构的西式二层高楼。其向阳的东、南、西三面环以回廊,其中东立面回廊选用券柱式,南、西立面则为廊庑。主进口为八字形石台阶,大门、走廊均居于正中,呈内走廊布局。在上下两层走廊的两边各有三间大小不等的房间,楼上右前房为詹天佑的卧室。顶部为红瓦四面坡屋面,设有阁楼和山君窗。楼前是栽培葡萄和花草的院子。现保存无缺,辟有詹天佑新居陈设。
2001年06月25日,詹天佑新居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修建,被国务院同意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詹天佑的出生地和新居纪念馆坐落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古拙的青砖、木趟栊和满洲窗,是一座原汁原味的西关大屋回来搜狐,检查更加多